标准体系

一、体系范围

标准体系是由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资产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拟深入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资产管理标准化能力与服务水平,助力各行业资产管理活动有序开展。

建立科学、完整的标准体系是资产管理领域开展标准研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开展资产管理领域标准化研究的基本保证。各相关方可根据标准体系设计框架的纵向层次与横向门类,厘清资产管理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资产管理领域各项标准的规划、编制、修订等一系列工作。

二、构建原则

  •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围绕各行业资产管理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标准体系,科学确定资产管理标准化的重点领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对资产管理标准化的需要。
  • 加强宣贯力度,广泛参与。加大标准宣贯和实施监督力度,加强与具有行业地位的国内外资产管理协会、标准化机构的联合,邀请各行业、领域的先进单位参与,促进资产管理相关标准的有效实施。
  • 加强国际合作,发挥国际标准化引领。加大国际标准跟踪和转化力度,强化国际合作。推动我国标准化研究机构、企业主导或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工作,积极贡献中国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

三、标准体系

(一)总体框架
标准体系共包括五个子体系,分别为通用基础类标准、管理体系类标准、业务方法类标准、数字化类标准和无形资产类标准。

(二)通用基础类标准
包括标准化工作指南、概念和术语等基础性标准,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标准化工作指南、资产管理术语、符号与标志、参考模型等通用基础标准。

(三)管理体系类标准
包括管理体系原则、管理体系要求、管理体系应用指南等管理体系标准,主要包括ISO 55000系列标准所规定的资产管理体系综述、原则、资产管理体系要求、资产管理体系应用指南等内容,以及符合ISO 55000资产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法、实施流程、成熟度评价等管理体系标准。

(四)业务方法类标准
包括资产登记与报告、资产清查盘点、资产配置处置、资产要素评价、资产管理服务五个子体系。主要包括资产报告编制与格式规范、资产清查盘点报表规范、资产配置和处置的业务流程和绩效评价、资产要素的评价要求、资产分类评价指标、资产管理服务规范与外包等业务与方法标准。

(五)数字化类标准
包括与资产管理分类代码、元数据、管理数字化、评价标准五个子体系。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分类、无形资产分类、数据资产分类、物资物料分类、金融资产分类标准,以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元数据描述、资产管理数字化指南、业务流程及数据质量数字化管理、数据资产交易流通等数字化标准。

(六)无形资产类标准
包括无形资产管理、版权资产、文化艺术资产、文化遗产、数据资产管理等五个子体系。主要包括无形资产融资增信、无形资产价值评价、交易追溯指南、版权资产管理体系和价值评价、文化艺术资产配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等方面的无形资产标准。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强化部门统筹协同,凝聚各类资源,引导资产密集型组织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行业专家的智库作用,加强对资产管理标准化重大问题研究。

(二)推进标准制定
推动资产密集型组织按照全国资产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和重点方向,加快重点急需标准制定,推进标准体系有效落实。有序发展资产管理团体标准,可凭借秘书处单位的优势,联合相关社团组织先制定团体标准,条件具备时向国家标准转化。

(三)推动宣贯培训
加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专业机构和委员或会员单位的作用,推进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充分发挥资产密集型组织在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实施标准,推进资产管理标准应用。建立资产管理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标准,保证标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同时将评估结果与标准体系认证相结合。

(四)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国外先进标准协会的相关活动,深化资产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的有关标准化行动,推进国家标准英文版的制定。

我们正在努力拓展已有的资产管理知识体系

开展资产管理标准化研究,跟踪资产管理标准和技术,实践资产管理理论与方法。

工作合作技术组织